EN ISO 24231:2024 是關于防雨服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的最新國際標準,主要針對防雨服的防雨性能、透濕性和耐用性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防雨性能要求
防雨性能是防雨服的核心功能,EN ISO 24231:2024 通過模擬降雨條件評估防雨服的防水性能。
1.1 測試方法
噴淋測試:使用噴淋測試儀模擬降雨條件,評估防雨服在不同水壓下的防水性能。
水壓測試:通過施加水壓(如8000mm、10000mm)測試防雨服的防水能力。
1.2 性能指標
防水等級:根據(jù)水壓測試結(jié)果,防雨服被分為不同防水等級(如8000mm、10000mm等),等級越高,防水性能越好。
滲透時間:評估防雨服在模擬降雨條件下,水滲透到內(nèi)層的時間。
二、透濕性要求
透濕性是防雨服舒適性的重要指標,EN ISO 24231:2024 通過透濕性測試評估防雨服的透氣性能。
1.測試方法
透濕杯法:將防雨服材料覆蓋在透濕杯上,測量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材料的水蒸氣量。
出汗熱板法:模擬人體出汗條件,測量防雨服的透濕性能。
2.性能指標
透濕率:透濕率越高,防雨服的透氣性能越好。常見的透濕率指標為5000g/m2/24h或更高。
三、耐用性要求
耐用性是防雨服使用壽命的重要指標,EN ISO 24231:2024 通過模擬使用和洗滌條件評估防雨服的耐用性。
1.測試方法
洗滌測試:模擬多次洗滌后,評估防雨服的防水性能和透濕性能變化。
摩擦測試:通過摩擦測試儀模擬日常使用中的摩擦,評估防雨服的耐磨性能。
2.性能指標
性能保持率:評估防雨服在多次使用或洗滌后,防水性能和透濕性能的保持率。
四、 無害性要求
防雨服材料不得對皮膚造成刺激或過敏,EN ISO 24231:2024 對材料的無害性提出了具體要求。
1.測試方法
皮膚刺激性測試:通過生物相容性測試評估材料對皮膚的刺激性。
pH值測試:確保材料pH值在安全范圍內(nèi)(通常為3.59.5)。
有害物質(zhì)檢測:檢測材料中是否含有甲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zhì)。
2.性能指標
無害性:材料不得對皮膚造成刺激或過敏,且不得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zhì)。
五、設計及人體工程學要求
防雨服的設計應兼顧防護性能和舒適性,EN ISO 24231:2024 對設計及人體工程學提出了具體要求。
1.設計要求
舒適性:防雨服應適合長時間穿著,減少疲勞感。
靈活性:防雨服應允許身體靈活運動,不影響操作。
尺寸適配:提供多種尺寸,確保適合不同用戶的身型。
2.人體工程學要求
透氣性:防雨服應具備良好的透氣性能,確保穿著舒適。
重量:防雨服的重量應適中,避免過重影響活動。
六、標識和標簽要求
EN ISO 24231:2024 對防雨服的標識和標簽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用戶能夠清晰了解產(chǎn)品的防護性能和限制條件。
1.標識要求
CE標志:通過認證的防雨服必須加貼CE標志,表明符合歐盟PPE法規(guī)。
性能等級: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標注防雨性能、透濕性等性能等級。
2.標簽要求
使用說明:提供清晰的使用說明,包括適用范圍、限制條件、保養(yǎng)方法等。
材料成分:標注防雨服的材料成分,確保用戶了解產(chǎn)品材質(zhì)。
七、與其他標準的關聯(lián)
EN 343:防雨服的歐盟標準,與EN ISO 24231:2024類似,但EN ISO 24231:2024是國際標準,適用范圍更廣。
EN ISO 20471:高可見度防護服標準,適用于需要高可見度的防雨服。
EN ISO 24231:2024 對防雨服的防雨性能、透濕性、耐用性、無害性、設計及人體工程學、標識和標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符合該標準,防雨服可以獲得CE認證,進入歐盟市場銷售。制造商應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設計、生產(chǎn)和測試,確保產(chǎn)品安全性和合規(gu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