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146:2005標準 呼吸保護設備CE認證解讀

 點擊:0     |      2024-12-11

EN 1146:2005 的標準具體信息如下:

EN 1146:2005是一項歐洲標準,EN 1146:2005標準規定了僅用于逃生、配有防護罩的自給式開路壓縮空氣呼吸器的最低要求。

EN 1146:2005

EN 1146:2005標準名稱:呼吸保護設備。帶護罩的自主式開路壓縮氣體呼吸裝置 (帶護罩的壓縮空氣自救器). 要求、試驗和標記。


EN 1146:2005發布與實施日期:2005 年 9 月 1 日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發布并實施。


EN 1146:2005歸口與分類:歸口于勞動防護用品類,在國際標準分類中屬于呼吸保護裝置 ,ICS 分類號為 13.340.30。


EN 1146:2005適用范圍:該標準適用于帶護罩的自含開路壓縮氣體呼吸裝置,通常是作為一種自救設備,在緊急情況下為使用者提供可呼吸的空氣,保護使用者免受有害氣體、煙霧、缺氧等環境的危害,廣泛應用于礦山、消防、化工等存在潛在危險呼吸環境的行業 。


EN 1146:2005主要內容:

(1)設備要求:規定了呼吸裝置及其護罩等各部件的性能、設計和構造要求,包括材料的選擇與質量、呼吸管的長度與內徑、面罩與面部的貼合度及視野要求、呼氣閥和吸氣閥的性能、壓力降、空氣流量等多項指標,以確保設備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都能為使用者提供足夠的清潔空氣,并且佩戴舒適、操作方便。


(2)試驗方法:詳細說明了對呼吸裝置進行各項性能測試的具體試驗方法和程序,如氣密性測試、呼吸阻力測試、視野測試、耐沖擊性測試等。這些試驗方法嚴格模擬了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條件和情況,以全面、準確地評估呼吸裝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3)標記要求:明確了呼吸裝置及其包裝上應標注的信息內容,如產品名稱、型號、適用范圍、使用說明、生產日期、保質期、制造商名稱和地址等,以便使用者能夠清晰地了解產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同時也便于產品的追溯和管理 。


EN 1146:2005主要包括一下幾個部分:

一、設備要求部分

1.材料要求

   對制造帶護罩的自含開路壓縮氣體呼吸裝置所使用的材料作出規定。這些材料必須具備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和機械性能。例如,與壓縮氣體接觸的材料要能承受氣體的壓力而不發生破裂或變形,并且不能與氣體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有害物質。對于護罩和面罩部分的材料,需要有良好的柔韌性、舒適性和密封性,確保與使用者的面部貼合良好,不會引起皮膚過敏等問題。


2.部件性能要求

   呼吸管:規定了呼吸管的長度、內徑等參數。呼吸管的長度要適中,既不能過長導致氣體輸送過程中的阻力過大,也不能過短而影響使用者的活動范圍。內徑大小要保證足夠的氣體流量,使使用者能夠順暢地呼吸。例如,呼吸管的內徑可能會根據裝置設計的最大供氣量來確定,以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呼吸頻率下的用氣需求。


   面罩與面部貼合度: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面罩應設計成能與不同臉型的使用者面部緊密貼合,防止有害氣體從縫隙中進入。標準可能會規定面罩的形狀、尺寸范圍以及密封材料的性能,還會涉及對面罩密封性能的測試方法,如使用專門的測試設備,通過向面罩內施加一定壓力,檢查是否有泄漏。


   視野要求:使用者佩戴呼吸裝置后,面罩的視野范圍必須滿足一定標準。這包括水平視野、垂直視野和周邊視野等方面的要求。例如,使用者應能夠在正常的頭部轉動和身體姿勢下,清晰地看到周圍環境,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安全地行動。


   呼氣閥和吸氣閥:對呼氣閥和吸氣閥的性能進行了詳細規定。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壓力、氣體流量特性等都有嚴格要求。呼氣閥要能夠及時、有效地排出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而吸氣閥則要確保外界的新鮮空氣能夠順暢地進入面罩內部。閥門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氣體泄漏。


   壓力降和空氣流量:明確了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如不同的呼吸頻率和深度,呼吸裝置內部的壓力降和空氣流量的標準。這是為了保證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的空氣量,并且不會因為呼吸阻力過大而感到不適。例如,在模擬高強度體力勞動的呼吸頻率下,裝置仍然能夠提供足夠的空氣流量,使使用者的吸氣和呼氣動作不會受到明顯阻礙。


二、試驗方法部分

1.氣密性測試

   描述了如何檢查呼吸裝置的氣密性。這可能包括對整個裝置(包括面罩、呼吸管、氣瓶等)進行整體氣密測試,以及對各個關鍵部件(如閥門等)的單獨氣密測試。測試通常是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將裝置或部件封閉,然后通過檢測壓力變化來判斷是否有氣體泄漏。例如,使用專門的氣密測試儀,將呼吸裝置放入測試艙內,充入一定壓力的氣體,觀察一段時間內壓力的下降情況,根據標準規定的允許泄漏量來判定裝置是否合格。


2.呼吸阻力測試

   規定了模擬人體呼吸過程來測試呼吸裝置呼吸阻力的方法。通過使用呼吸模擬器,模擬不同的呼吸頻率、深度和氣流模式,測量呼吸裝置在吸氣和呼氣過程中的阻力。例如,在模擬正常步行、跑步、劇烈運動等不同活動狀態下的呼吸模式,檢測裝置的阻力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確保使用者不會因為呼吸阻力過大而感到呼吸困難。


3.視野測試

   采用光學測量設備和特定的測試模板來評估面罩的視野范圍。將面罩放置在標準的測試裝置上,通過光學儀器從不同角度測量視野的邊界,與標準規定的視野范圍要求進行對比。例如,確定水平視野角度是否符合要求,周邊視野是否有遮擋等情況。


4.耐沖擊性測試

   用于測試呼吸裝置(特別是面罩和護罩部分)在受到外力沖擊時的性能。通過使用規定質量和速度的沖擊物,從不同方向沖擊裝置,觀察裝置是否損壞,如面罩是否破裂、部件是否松動等情況。這是為了確保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即使不小心受到碰撞或掉落等情況,依然能夠正常使用。


三、標記要求部分

1.產品標識內容

   規定了呼吸裝置及其包裝上必須標注的信息。這包括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等基本信息,讓使用者能夠清楚地識別產品。同時,還需要標注適用范圍,例如適合在何種有害氣體環境、何種溫度和濕度范圍等條件下使用。另外,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時間信息也必須明確標注,方便使用者了解產品的使用壽命和有效期。


2.使用說明標注

   要求在產品包裝或裝置上提供清晰、準確的使用說明。使用說明應包括如何正確佩戴和取下裝置、如何檢查裝置是否正常工作(如氣密檢查方法)、在緊急情況下如何操作等內容。這有助于使用者正確使用呼吸裝置,提高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效率。


3.制造商信息標注

   必須標注制造商的名稱、地址等信息,以便在產品出現問題時能夠進行追溯,同時也體現了制造商對產品質量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