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511:2006防寒手套CE認證測試項目介紹

 點擊:0     |      2024-09-01

    EN 511:2006 標準是關于防護手套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全稱為 "Protective gloves against cold"。它專注于評估手套在寒冷環境下的保護性能,確保工作者在低溫條件下能夠保持手部的溫暖和舒適。


EN 511:2006 標準適用于保護手部免受寒冷環境影響的手套。這些手套可以用于各種低溫條件下的工作,如戶外工作、冷藏室操作、冰雪環境等。


防寒手套除了考慮EN 511:2006的測試要求,還需要滿足:EN ISO 21420標準的要求,才能完成CE認證。

防寒手套

EN 511:2006標準測試項目:

1.耐磨性(Abrasion Resistance):

通常使用Taber Abraser或類似設備進行測試。

將手套樣品固定在旋轉的磨輪下,磨輪上覆蓋有砂紙。

通過一定次數的旋轉來模擬手套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摩擦和磨損情況。

測試后,評估材料的磨損程度,通常以磨損前后的厚度變化來表示。


2.抗撕裂性(Tear Resistance):

使用Elmendorf Tear Test或Trapezoidal Tear Test等方法。

在手套樣品上制造一個初始切口,然后拉伸切口,直到材料撕裂。

測量撕裂過程中所需的力,以此來評估手套的抗撕裂性能。


3.耐屈撓破壞性(Flexing Resistance):

將手套樣品固定在耐屈撓試驗機上,模擬手部運動,使手套反復彎曲。

經過一定次數的屈撓后,檢查手套是否有裂紋或其他形式的破壞。


4.防水性(Water Resistance):

將手套樣品的內層和外層分別浸入水中,然后施加壓力。

測量水滲透到手套內層所需的時間和壓力,以此來評估手套的防水性能。

EN 511:2006測試項目

5.低溫彎曲性能(Cold Bending Performance):

將手套樣品在低溫條件下放置一定時間,以模擬低溫環境。

然后進行彎曲測試,評估手套材料在低溫下的柔韌性和強度。


6.對流冷(Convective Cold):

將手套樣品暴露在對流冷風中,模擬風寒效應。

測量手套在一定時間內的溫度變化,以此來評估手套對對流冷的防護能力。

對流冷測試

7.接觸冷(Contact Cold):

將手套樣品直接接觸冷表面,如金屬板,模擬直接接觸低溫物體的情況。

測量手套內層的溫度變化,以此來評估手套對接觸冷的防護能力。


測試需要送10雙手套,測試周期15個工作日。


防寒手套CE認證怎么做?

1. 產品測試:首先,需要按照EN 511:2006標準進行產品測試,確保手套滿足該標準規定的所有性能要求。這包括耐磨性、抗撕裂性、耐屈撓破壞性、防水性、低溫彎曲性能、對流冷和接觸冷等測試項目。


2. 技術文件準備:在完成產品測試并取得滿意的測試結果后,需要準備一份詳盡的技術文件。這份文件應包括產品設計、制造過程、質量控制、測試結果和符合性聲明等信息。


3. 認證機構審核:將技術文件提交給有資質的認證機構進行審核。認證機構會根據PPE法規(如EU) 2016/425)和相關標準對文件進行評估。


4. 型式檢驗證書:如果認證機構的審核通過,將會簽發型式檢驗證書(Module B)。


5. CE標志施加:獲得型式檢驗證書后,制造商可以在產品上施加CE標志,這表示產品符合歐盟的個人防護裝備指令。


對于不同類型的PPE產品,認證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根據風險等級,PPE產品分為三類:

- 第I類PPE:輕度風險,如園藝手套,通常只需要制造商進行自我聲明。

- 第II類PPE:中度風險,可能需要由歐盟公告號機構進行型式測試和生產控制。

- 第III類PPE:重度風險,需要最嚴格的認證流程,包括型式測試、生產控制和持續的質量監督。


防寒手套通常屬于第II類或第III類PPE,因此可能需要由NB機構進行型式測試和/或生產控制。制造商應與認證機構合作,確保所有步驟符合歐盟法規要求。